  
當前等級: 9
三台星   發帖級別: 73 / 150
- 帖子
- 223
- 精華
- 0
- 積分
- 231
- 威望
- 0
- 緣幣
- 30
- 閱讀權限
- 200
- 最後登錄
- 2017-10-10
|
聯合國發布全球瀕危語言地圖 18種面臨滅絕
2010-05-22 中國廣播網
18種聯合國所列的極度瀕危語言在地圖上的分布(第一張)(圖片來源:國際在線)
中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8時19分報道,據美國媒體報道,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布了最新的“全球瀕危語言地圖”。該地圖顯示,
在全球近2500種瀕臨滅絕的語言中,有199種語言嚴重告急,也就是說,
這種語言的使用者可能已經不到十個人了。而在這其中,
更有18種語言被列入“極度瀕危”的名單,這意味著它們已經幾近消失。
語言,是文化的載體,是傳播的工具。語言的多樣化,意味著人類多元的文化和人文生態得以傳承和保持。
相反,一種語言的消亡,意味著人類失去了一種文化,一個信息的源頭,或者說,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。
下面我們連線中國之聲國際新聞實習編輯丁飛,幫我們詳細解讀這張“全球瀕危語言地圖”。
主持人:先給我們講講這張地圖的內容吧?你看到了什麼?
記者:講這張地圖之前,我先給大家說一段背景資料: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種語言,
但是60億人口中大約80%的人講的都是主要的83種語言,而剩下的6000多種里,有2500種被列為瀕危語言,
其中的絕大多數甚至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2500種瀕危語言分為5個級別,
程度從輕往重,依次是不安全、危險、瀕危、垂危和滅絕。這張“全球瀕危語言地圖”,
主要展現的就是這5類語言的面貌。
在這張地圖中,大家最關心的是被聯合國下達“病危通知書”的,離“滅絕”最近的18種“垂危”語言。
我數了數,目前會說這些語言的,基本都只剩一個人了,無法交流更加速了語言的滅亡。
很多語言最後的使用記錄已經是兩三年前了。直觀地看地圖,垂危語言最集中的地區是在南美洲,有7種,
然後就是亞洲6種。以國家劃分的話,最多的是巴斯和美國,都占據3席,印尼和巴貝亞新幾內亞兩個國家也各有兩種語言“垂危”。
其實之所以多分布在這些國家,也和這幾個國家的語言多樣化有關,像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巴貝亞新幾內亞,
雖然人口只有600多萬,但是語言卻超過了800種,被認為是地球上使用語言最豐富的國家。
主持人:如果只有一個人會講這些語言的話,恐怕離失傳的那一天也不遠了吧?
記者:沒錯。而且我也對這全部的18種語言做了一個了解,發現這樣幾個問題:第一就是你剛剛提到的,
語言因為無法交流而漸漸失傳,實用意義沒有了;還有像懂這些語言的人,也都已經年紀很大了,
通過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可能性非常小;第三,這些極度瀕危語言的使用者,多生活于河邊山旁,
或者是孤立的海島,或者是存在于偏僻的部落。這樣的地理環境可能更造成了語言的隔絕和失傳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,目前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。也有預測說,全世界6000多種語言中,
一半以上的語言將在本世紀消亡,其中80%到90%會在未來的200年里滅絕。
主持人:現在世界各國都有哪些保護語言的措施呢?對瀕危語言的保護“趕得上”語言的消亡嗎?
記者:其實從2000年起,每年的2月21號,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“世界母語日”,
目的也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,希望大家多關注瀕危語言,避免地球上大部分語言的消失。
這也是全球保護語言多樣化的一個進步。
在保護母語的實踐上,像法國是依靠法令來保護法語,而德國的一家“保護德語學會”的語言學專家們試圖通過語言改革,
把德語詞匯的拼寫、語法簡化,然後在學校和報紙上推廣;丹麥政府自2001年曾發行過一套名為“使用母語”的紀念郵票,
很有意思;在澳州,一個會說佳沃瑞語的土著去世後,一個“澳州土著語言”的網站卻興起,
人們仍然可以聽到他用這種語言講述的美妙故事。其實保護語言的方法何其之多,瀕危語言也一樣,
像日本的土著阿伊努人的語言一度幾乎滅絕,上世紀80年代只有8個人能說這種話,後來日本政府進行了政策調整,
建立基金會,開辦文化館,讓當地的後人學習自己的語言。現在這種語言就慢慢恢複了。
就像有的專家說的,只要各方努力,任何一種瀕危語言都是可以拯救的。
語言的保持和流傳,不單表達和文字的珍貴傳承,更是文化和人文生態的繼續和繁衍,
這是語言的魅力,也是語言的價值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這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。
因此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注和愛護,使這些文明的財富得以永恆。
來源: http://news.sina.com.hk/cgi-bin/ ... /1/1/1524182/1.html |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|